北京中农华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分类:技术点击:2222 次发布:2019-10-31

雏鸡饲养到6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发育已基本完善,人工加温也已停止。从7周龄起已进入育成阶段。此阶段饲养的目的是:使鸡群到开始产蛋时,骨骼和肌肉充分发育.体重适中且整齐一致,对光照反应敏感且健康。
(一)饲养方式
1.地面平养    是中小鸡场的蛋鸡和肉用种鸡常采用的方式。地面铺上松软吸水良好的垫料,料桶和饮水系统分布均匀。
2.板条和地面结合    8周龄前,食槽和饮水器都在垫料上,8周龄以后,放在板条上。
3.全板条   主要用于蛋鸡。冬季使用时夜间鸡群易堆压,造成死亡。
4.笼养  适用于规模化饲养蛋鸡常用。从出壳至产蛋全部采用笼养,现已生产中鸡专用鸡笼。从中鸡直接转入产蛋鸡笼饲养。
(二)育成鸡营养需要及限制饲养
1.育成期的营养特点

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性腺从10周左右活动加强,如饲喂高水平蛋白质饲料可加快鸡只的性腺生长,使鸡早熟。然而,鸡的骨骼不能充分发育,致使鸡的骨骼纤细,体型变小,开产时间虽然有所提前,但产的蛋小,产蛋量也会减少。若饲喂较低水平的蛋白质饲料,可抑制性腺的发育,以保证鸡只骨骼充分发育的时间。因此,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7~12周龄采用含蛋白质15%的饲料,13~18周龄14%。
育成期中,饲料钙含量不宜过高,低钙饲料可以使母鸡提高钙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产蛋开始后,再喂高钙日粮,母鸡能继续维持对钙的利用能力,以保证产蛋。
2.育成期管理要点

整个育成期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鸡的周龄和生长速度。喂给适量的饲料,可采用每天一次或隔日饲喂方法投入。
(2)把残鸡、病鸡、死鸡迅速淘汰或焚烧。
(3)定期清洗消毒饮水系统,每天清洗饮水器。
(4)实行全进全出,不同日龄的鸡,绝对不允许同舍饲养。
(5)订立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用时对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用苗日期、鸡群状况进行详细记录。
(6)使用合理的饲料配方,按品种,日龄,季节以及生产性能具体设计。
3.育成期光照

 为控制性成熟周龄,育成期光照时间只能缩短,不能延长I光照强度只能减弱,不能增加。在封闭式鸡舍育成的母鸡可以采用1~4日龄23小时光照。5日龄至16~17周龄11小时光照,17~28周龄每1~2周增加o.5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光照为止。育成期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16周龄以后可增加到10勒克斯。开放式鸡舍光照制度,按照所处地区日照情况和出雏季节进行调整。在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育成的小母鸡,一般1 6~18周龄开始补充光照,至24~28周龄时把每天的光照时间延长到16~16.5小时。在光照逐渐延长的季节育成的鸡群,可以在日照最长的一天开始补充,并逐渐增加o.5~1小时。
4.控制母鸡的体重增长

无论是蛋鸡、蛋种鸡或肉种鸡,育成期的体重生长都必须进行严格限制。现代鸡种提供的各育种公司都为自己的鸡种提供了标准体重及合理的喂料量。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营养设计和饲喂是育成高产小母鸡的关键。
    研究证实,育成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鸡群体重大小不均匀,将严重影响日后的产蛋性能。衡量体重差异的标准是均匀度。所谓均匀度,是指群体个体称重,计算平均体重,体重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个体只数,占称重总只数的百分比。一般要求。在18周龄时,群体均匀度不低于80%,到20~22周龄,均匀度在85%以上。提高鸡群均匀度的方法是从4周龄开始,每周抽样不少于5%的个体称重(蛋鸡可两周一次)。当均匀度低于75%时,按鸡群体重的大、中、小分群饲养,适当调整喂料量,使18周龄时,三个群体平均体重基本接近。除遗传因素外。疾病、各种应激、不当的饲喂方法,以及食槽长度不够,所有的鸡不能同时采食等,是造成均匀度差的主要原因。
5.饲喂砂粒

育成阶段给鸡以0.5厘米的石岩类砂粒。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从第5~6周龄开始,每月、每只鸡0.4~0.5千克。砂粒放在垫料上或料槽中。链式喂料机内加入砂料时,机械负荷增加,并会损坏喂料系统,应予禁止。
6.进入产蛋前的准备

移入产蛋舍对鸡群来说是一次大的应激。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鸡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减少由转群引起的损失。在17周龄时,把光照强度增加到10勒克斯,18周龄时转入产蛋舍。入舍前后3天,饮水中加入维生素及部分电解质,提高小母鸡抗应激能力。做好搬鸡的各项准备工作,在迁移时,应尽量轻抓轻放,并按鸡的体重大小分群。进入新鸡舍后,保持光亮度,使鸡迅速熟悉食槽和饮水器。增加喂料次数,适当加喂料量,促进鸡的采食和运动。

-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机场路王庄工业园    邮箱:znhw365@126.com    电话:010-56927368    Q Q:2030644956

京ICP备2023005908号-1